发布日期:2019-11-01 19:48
长城网7月29日讯 7月29上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沧州奋力打造河海相济、动能强劲的重要增长极”新闻发布会。中共沧州市委书记杨慧围绕“沧州奋力打造河海相济、动能强劲的重要增长极”主题,向大家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沧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并与中共沧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梅世彤,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田德锋主持。实录如下: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 田德锋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出席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和雄安新区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中共沧州市委书记杨慧先生,请他围绕“沧州奋力打造河海相济、动能强劲的重要增长极”这个主题,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沧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同时,我们还请来了中共沧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梅世彤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杨书记作介绍。
中共沧州市委书记 杨慧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见面。首先我代表沧州市委、市政府和780万沧州人民,向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沧州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沧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沧州是革命老区,是一块英雄的土地、革命的土地,是一座承载红色基因、具有光荣传统的城市,从沧州走出的创建沧州第一个党支部和中共津南特委的刘格平、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等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重要贡献,也为我们留下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沧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奋发图强、砥砺前行,昔日苦海沿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全部财政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3676.4亿元、575.8亿元、48562元,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分别增长2467倍、2302倍、1078倍;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72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28元、与1980年相比增长82.8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16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129倍,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沧州在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产业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列55位,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中列53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省委赋予沧州加快构建“一港双城三带四区”发展格局,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共建“一带一路”三大机遇,发挥港口、区位、土地三大优势,抓大事、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以沿海经济带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牵引,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推动沧州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河海相济、动能强劲的重要增长极。
第一,我们坚持发挥港口优势,推动沿海经济带加速隆起。沧州是河北三个沿海城市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沿海开放城市。2001年国家跨世纪工程—黄骅港试运营,沧州结束了有海无港的历史;2007年省政府批准渤海新区成立,2010年10万吨级沧州黄骅综合港区建成通航,实现了由单一煤炭输出港向综合港的转变;2018年20万吨级航道竣工验收,沧州黄骅港向现代化综合大港迈出又一大步。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以城定港、港城融合、产城共兴”,促进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沧州黄骅港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去年吞吐量完成2.88亿吨、集装箱近72万标箱,今年3月份跻身全国10大港口行列;中国一重、中海油等一批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相继落户。同时,建立全国唯一面向中东欧国家的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并写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索非亚纲要》,成为全省对外开放先行先试区和中国面向中东欧国家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渤海新区成立十多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6、1/4,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最近,省委、省政府就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专门下发文件,明确提出统筹沿海与内地协调发展,培育“石-衡-沧发展轴”和“沧-邢-邯发展轴”。我们要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加快沿海经济带建设,打造率先发展增长极,在两大“发展轴”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